林州历史悠久,文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林州夏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赵国。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山取名,称殇帝刘隆名讳,改名林虑县。金贞三年(1215年)改为林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改为林县。民国29年(1940年)3月划分为林北、林县两县,林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辖,林县属国民党统治区。民国32年(1943年)5月成立林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七专区辖。民国35年(1946年)6月林北、林县合并,称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专区辖。1949年8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划归河南省,属安阳专区辖。1958年4月属新乡专区辖,1962年复归安阳专区辖。1983年撤归属安阳市辖。1994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由安阳市代管。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它对研究林州地方历史及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白玛瑙环 战国,直径3.4,旧藏。
玛瑙串珠 明朝,直径0.7cm 旧藏。
|
||||||||||||||||||||||||||||||||||||||||||||||||||||||||
玉饰 清代,旧藏。
|
||||||||||||||||||||||||||||||||||||||||||||||||||||||||
![]() |
||||||||||||||||||||||||||||||||||||||||||||||||||||||||
玉环 2002年大菜园战国墓出土。 石铲石斧 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1万年),1976年2月征集于城关乡付水洼村。 河顺桥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这座石桥已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地震灾后和车马行人的负重考验,至今保存完好。为勾通林州至安阳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桥券以三层叠砌九孔的砌筑法在河南省仅此一处。 位于河顺镇东1公里处。 大缘禅师摩崖塔 凿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位于林县城西南20公里的合涧镇肖街村西1公里处。 惠明寺塔 坐落在林县城北11公里的申村惠明寺内。建于明弘治十七年,高15.85米 惠明寺塔为我省现存较大的石构喇嘛塔,历时六百余年却巍然屹立,在设计和建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 摩崖造像 建造于明嘉靖元年,摩崖造像所刻雕的佛、菩萨、力士形象则是明代当地人民的艺术创作,这些从现实生活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塑造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东岗双龙寺,摩崖石刻,位于林州市北东岗镇北五公里万宝山的北山城。 双刃石铲 新石器时期(距今4000--10000年),长26cm 宽9cm,厚1.5cm,1984年征集于泽下乡荷花村。 弩机 汉代,廓长12.6cm 宽3.5cm 高4cm,1977年城关乡桥西村征集。
编 辑:邓 阳 来源:红旗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