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馆情动态
馆情动态 返回首页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征集作品择优展(一)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征集作品择优展(一)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2023年5——7月“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林州市图书馆得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及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精选出的美术作品已报送河南省图书馆参评,征集作品即日起择优在林州市图书馆公众号进行展示,以少儿的视角,讲好河南故事,传承河南文化,为河南放歌,为时代喝彩。《穰穰满家》作者:赵芷凝9岁辅导教师:连艳芳单位:林州市第六小学《河南》作者:韩明玖13岁辅导教师:郝庆开单位: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安阳殷墟文明》作者:薛晶可9岁辅导教师:王晓林单位:林州市第六小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作者:李明洋13岁辅导教师:李淑芳单位:林州市第四小学《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作者:常潇源12岁辅导教师:程晓芳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政北校《红旗渠颂》作者:原诗涵8岁辅导教师:郭小爽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政北校《红旗渠分水闸》作者:薛诗涵10岁辅导教师:陈瑞平单位:林州市庙前街小学《青年洞》作者:路常滢12岁辅导教师:杨会芳单位:林州市庙前街小学《红旗渠》作者:付佳佑10岁辅导教师:连晓涓单位:林州市第四小学《大美河南》作者:郭易湘10岁辅导教师:付玉芳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北校
 2023-09-20   25
林图有声 | 元气开学季 青春正当燃
林图有声 | 元气开学季 青春正当燃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开学时。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度过充实的暑假,迎来新的学期。前进的道路上固然有种种困难与阻碍,但是也有挑战与机遇并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进姿态,在火热的青春中点燃激情,在拼搏前进中保持初心。亲爱的同学们,莫向光阴惰寸功,不负理想和韶华,从此刻出发走向繁盛未来。 《悟空传》开创华语奇幻文学新时代之作影响一代人青春的现象级经典“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西游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戴上了金箍、忘记了自己是谁的孙悟空,按照诸天神佛的意愿,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为了证悟自身信念的金蝉子,重坠轮回,去做个平常人,西行苦修,在凡生中寻找自己要的东西。不肯忘记前世的天蓬,顶着一具猪妖的身体,对着月光流泪,宁可痛苦,也要清醒地活着。一心要做回卷帘大将的沙僧,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收集琉璃盏的碎片上。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那个夏季那个秋天》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国当代作家毕飞宇首部长篇小说“那是怎样一幅躁动、混乱、汗流浃背同时又人声鼎沸的场景。我们的内心有数不清的搅拌车、起重机,还有迷宫一样的脚手架——它们塞满了我们的城市。” 帅气又有极高演唱天赋的的耿东亮进入音乐学院,被音乐系教授炳彰发掘并寄予厚望,这个试图逃离视自己如生命的母亲的大男孩儿,逃离了家庭发觉自己又一次陷入爱的牢笼。在音乐学院的签约商演大潮中,在音乐、师恩、母爱、物欲、叛逆……各种力量中,这个我们今天称为“小鲜肉”的男孩儿迷失、焦灼、追寻。毕飞宇的文字始终关注人,关注人和他所处的社会的关系,关注人的疼痛,关注这个社会的病痛,这个几乎可以说从五四以来的一个经典命题,毕飞宇在他的创作中,给予了新时期的承担和回应。 《北京夏天》校园情感力作,一段感动并温暖亿万读者的浪漫青春喜欢《北京夏天》的人,他们应该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是一种情怀,相伴而生的还有骨子里的浪漫,它是一束可以照亮精神世界的光——让在现实中取得成功的人不那么轻浮,让生活得不太如意的人拥有精神上的高贵。 大学里的一群年轻人,开始了毕业前的一场排练。学生剧社推出话剧《蒲公英》,女主角选定了美丽自信的大一女生许群航;男主角却是貌不惊人,低调沉稳,来自大山,却是很多女生梦中情人的大四男生刘石。随着盛夏的来临,由广告创意人罗普音资助的校园话剧已初具规模……不料,刘石的父亲病危。匆匆离校后,再回来的刘石却是判若两人:他不但拒绝许群航的爱情,甚至拒绝令所有的同学都羡慕的毕业留校工作,而要孤身返回边城。许群航伤心欲绝,罗普音此时出现在她的身旁……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新的学期已经开始,祝福每一位同学有生生不息的热爱,如星灿烂,如风自由,学有所成,不负所望!
 2023-09-06   209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四)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四)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2023年5——7月“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林州市图书馆得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及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精选出的美术作品已报送河南省图书馆参评,征集作品择优在林州市图书馆公众号进行展示,以少儿的视角,讲好河南故事,传承河南文化,为河南放歌,为时代喝彩。《神都·洛阳》作者:李易遥   12岁        辅导教师:郝庆开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 作品简介:   这幅画作品名为《神都·洛阳》。此作品展现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宏伟的龙门石窟、历史悠久的洛邑古城,佛教起源的白马寺和雍容华贵的牡丹等令人神往的美景,整个画面展现了神都的盛世繁华。《姐妹合力》作者:申淑贤 12岁       辅导教师:葛晓亮林州市西街学校 作品简介:    在修渠工地上,有这样一群姐妹,她们抡锤打钎、抬夯运土、打眼放炮,她们同男民工一样出力流汗、坚强不屈、勇敢顽强,在她们的合力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工地上的吹号手》作者:李姿颖 12岁      辅导教师:葛晓亮林州市西街学校 作品简介:   他高举小号,用力吹响,修渠上、下工时间、开山放炮都要依靠号声来统一行动。嘹亮的号声在太行山间回荡,它见证了林县人民齐心协力,与干旱对抗的决心。《红旗渠分水闸》作者:赵晨含 9岁       辅导教师:胡岚林州市庙前街小学作品简介:   红旗渠分水闸,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水枢纽工程,也是红旗渠上的十大工程之一。全长70.6公里的红旗渠总干渠,由此处一分为三条干渠,一干渠流向西南方向、二干渠流向东南方向、三干渠流向东北方向,彻底解决了林州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红旗渠》作者:杨欣沺 11岁       辅导教师:王艺静林州市庙前街小学作品简介:  红旗渠历经岁月洗礼,铿锵屹立,林州人凭借愚公移山精神,与大自然抗争而修建了红旗渠,诉说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它已经成为我们奋斗新时代、迈步新征程中的精神动力源泉,永远鼓励着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学以致用,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2023-09-05   108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三)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三)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2023年5——7月“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林州市图书馆得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及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精选出的美术作品已报送河南省图书馆参评,征集作品择优在林州市图书馆公众号进行展示,以少儿的视角,讲好河南故事,传承河南文化,为河南放歌,为时代喝彩。《山碑》作者:付晨熙  12岁     辅导教师:李少华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北校作品简介:   红旗渠是一座永久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儿女永续血脉的传承,它们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所以此次我选取了红旗渠十大工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洞”来进行创作,借此表达我对家乡的热爱和身为林州人的自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到我的家乡来,看看红旗渠,听听修渠事,品品修渠魂。画面左下角我设计了一些荷花,既使画面变得很生动,也希望用荷花的高洁来衬托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渠精神。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作者:未梓伊 12岁    辅导教师:李凤苏 林州市第四小学 作品简介:   通过前后对比,展现出河南人民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活。河南人民欢迎您!《游大河南之名胜 行红旗渠之精神》作者:段欣妤  11岁      辅导教师:谢宝珠林州市第五小学 作品简介:   我想用缤纷的色彩和特定的元素绘就出大美河南,带大家追寻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汲取红旗渠精神之力量。 《太行石板屋》作者:王菁菁 13岁      辅导教师:栗青春 林州市第四小学作品简介:   巍峨的太行山中,有一座古朴的小镇——我的家乡林州市石板岩镇,这里因石板屋而得名。石板屋,就地取材,造型古朴,承载着父辈们的智慧与艰辛,却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也是我暑假最向往的地方! 《红旗渠畔》作者:杨思铄   7岁        辅导教师:高青兴林幼儿园 作品简介:   红旗渠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极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见证了老一辈修建者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2023-08-29   105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二)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二)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2023年5——7月“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林州市图书馆得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及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精选出的美术作品已报送河南省图书馆参评,征集作品择优在林州市图书馆公众号进行展示,以少儿的视角,讲好河南故事,传承河南文化,为河南放歌,为时代喝彩。《太行山碑—青年洞》作者:李治瑶12岁      辅导教师:李见成单位:林州市第三小学作品简介:英勇的林县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壁上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解决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用事实再次证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红旗渠是林州的名片,河南的名片!《通水的喜悦》作者:郝艺晓  11岁      辅导教师:葛晓亮单位:林州市西街学校 作品简介: 1965年4月5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历经千辛万苦,闯过千难万险,林县人民终于迎来了通水典礼的激动时刻。老乡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拖儿带女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山魂》作者:李欣儒  12岁        辅导教师:葛晓亮单位:林州市西街学校  作品简介: 红旗渠是一座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仅是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修渠英雄们的形象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 《河南安阳》     作者:李孟泽   11岁      辅导教师:付艳平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南校 作品简介: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甲骨文的最早发源地。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我们要保护好中国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中国更加繁荣和强大!《行走河南·红旗渠》作者:杨炯然  7岁      辅导教师:刘阳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南校作品简介:   我的家乡有最美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2023-08-26   116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一)
林州市图书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选送作品展(一)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自2023年5——7月“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少儿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以来,林州市图书馆得到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以及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精选出的美术作品已报送河南省图书馆参评,征集作品择优在林州市图书馆公众号进行展示,以少儿的视角,讲好河南故事,传承河南文化,为河南放歌,为时代喝彩。《凤凰双展翅》作者:李欣儒    12岁    辅导教师:葛晓亮单位:林州市西街学校    作品简介: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也是工地上一道亮的风景线。看!她们一人双手各扶一根钎,两人乃至4人打锤,这被称为“凤凰双展翅”,她们同男人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们不甘落后的忙碌身影,她们是真正的“铁姑娘”。《红旗渠》作者:李萌垚 12岁    辅导教师:王爱青单位:林州市第五小学作品简介:   红旗渠是英雄的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奋斗,积极进取!我们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红旗渠颂》作者:石凯文  10岁   辅导教师:胡岚单位:林州市庙前街小学作品简介:红旗渠在河南安阳林州市,属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当时的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艰辛,完成的一项引漳入林的工程,并且还被称为人工天河。红旗渠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且在此工程开始到结束,削平了1250座山头,如果按照当时的工程技术的话,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人民还是完成了,并且还是徒手完成的。这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奇迹,也是当时的人民艰苦劳动的成果。《柏尖山》作者:崔可欣   12岁     辅导教师:杨会芳单位:林州市庙前街小学作品简介:柏尖山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康镇境内,是林州境内免费开放的大型省级名胜景区。画中为柏尖山寺,此山峰突兀耸起,超出群山众峰,形若瓶状,直刺苍穹,在白云间隐约着翠微的山色。柏尖山殿阁建筑位置险峻,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金碧辉煌,有着悠久的历史。《少林寺》作者:薛露淇 10岁     辅导教师:付玉芳单位: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北校 作品简介:  河南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023-08-24   68
林州市图书馆举办“品韵节气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
林州市图书馆举办“品韵节气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活动
为引领社会大众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价值的认识升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节气文化,8月7日,林州市图书馆举办“品韵节气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图书馆职工、志愿者和读者30余人参加。活动共分为节气科普、飞花令、作品分享、书签创作四个环节。节气科普环节:大家共同观看了《行律千年——立秋》微纪录片。视频中介绍了立秋的由来和习俗,生动展现了节律时令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志愿者林冉分享感悟,她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传统文化正走向世界,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飞花令环节:唐诗宋词,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积淀荣耀。中国人喜欢诗歌,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当筵歌诗”,“投壶赋诗”。笔下有诗、心中有才情,生活如歌。“秋”字飞花令在“听乐传球”的游戏中,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家诗情高涨,精彩比拼,不仅体验了飞花令的秋风秋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日俱增。作品分享环节:常译文等5名志愿者分享了自己作品的材料和制作过程,民间相传,在立秋食桃,留核,于除夕扔进火炉烧成灰烬,可保一年免除瘟疫,寓意逃(桃)出霉运,遇到好运。大家展开讨论,交流心得,深切感悟传统与现代碰撞,传承与创新并重,在继承传统、传播创新的同时,更要品味节气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书签创作环节: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分享制作快乐,感悟新时代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笔墨山水、节气习俗等作品的精致呈现,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耐心和毅力,也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2023-08-08   554
【林州市图书馆】致敬八一精神,山河峥嵘,家国同梦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8月1日,林州市图书馆开展了“致敬八一精神,山河峥嵘,家国同梦”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图书馆职工和志愿者30余人参加。活动共分为知识科普、经典观影、故事分享、手工制作四个环节。知识科普环节:设置“致敬八一精神,山河峥嵘,家国同梦”答题小程序,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国防知识、建军节的小知识等,共15道题,满分45分。在规定时间内,大家同时点击小程序进行答题,答题完毕后,提交后即可看到自己的成绩。志愿者申栋水同学说:“通过学习和答题,掌握了好多政史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关注党建军建,开拓自己的视野,储备知识含量,并弘扬八一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经典观影环节:大家共同观看了《1927--2023铁血铸军魂》视频宣传片。视频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曲折而又顽强的不平凡之路,激励年青一代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八一精神。故事分享环节:申朔楠等5名志愿者分享了南昌起义、英雄李延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等红色故事,从心底致敬这些“最可爱的人”。志愿者们展开讨论,交流心得,深切感悟到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致敬先辈,缅怀英烈,知足感恩,倍加珍惜的同时,更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手工制作环节: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或剪或卷或搓或折或贴或画,分享制作快乐,感恩新时代新生活,党徽、红旗、军帽等一个个标志作品精致呈现,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耐心和毅力,也潜移默化地弘扬了八一建军节的内核精神。热血浇铸忠诚,守护国泰民安。人民军队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新时代革命文化教育,厚植了年青一代爱党爱国的情怀,使他们认清自己的“根”和“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继续传承八一精神,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3-08-01   504
123456...1819 共182条 19页,到第 确定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