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返回首页

四股弦
四股弦从诞生至现在已有 200 余年历史,源于河北省邢台地区 巨鹿县,自上世纪 30 年代从安阳传入林州,在林州已有 80 多年的历 史。 四股弦剧种因其以四弦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该剧种广泛 吸收乐腔、河南梆子、二簧、丝弦等兄弟剧种和地方民歌的唱腔,故 又有“五调腔”、“五腔调”之称。主要伴奏乐器有:四弦琴、板胡、 短横笛,称作三清音。建国后加入二胡、皮胡、三弦、小提琴等。打 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小镲、冬鼓等。 四股弦剧在内容上起初大多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戏,后逐渐转 变为演出历史传统戏和连台大戏。剧目有:《出庆阳》、《贺后骂殿》、 《二进宫》、《三上殿》等八十多出。建国后上演了《汉宫血泪》、《杨 八姐游春》、《朝阳沟》、《红灯记》等。 四股弦曾是林州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地方剧种之一,唱腔优 美、通俗易懂、易于传唱,自成谱系,有深厚的民间风格,深受老百 姓喜爱。历史悠久,对民间戏曲起源有极大研究价值。四股弦有极高 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具有各家之长又不失其个性,是宝贵的文化遗 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