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返回首页

相州瓷
安阳在隋唐时称相州,窑常以地名命名,故安阳市发现的隋代瓷 窑址,又称“相州窑”,其所产瓷器称“相州瓷”。“相州瓷”胎质细 腻,釉色光亮,晶莹滋润,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相州陶瓷是我国北方 地区生产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地,更是我国北方白瓷的诞生地之一。 古代相州青瓷的制作已具备较高的水平,所生产的产品在当时不 仅被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宦豪门所青睐,而且也为普通百姓所喜爱。相 州青瓷为大唐陶瓷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宋及以 以后中原地带制瓷业所出现的“官瓷林立、民窑四起”的繁荣局面开 创了先河。 相州陶瓷造型粗犷,胎质细腻,釉层薄,胎色分分为灰白和白胎。 釉面玻璃质感强,釉色滋润,胎釉结合紧密,先后出现了青釉、白釉、 黄褐釉、以及绿釉等多品种。
相关推荐